002961753/2023-156683
縣政府辦公室文件
縣級政策
政務公開
2023-09-14
縣政府辦公室
縣府辦
通知
主動公開
象政辦發〔2023〕38號
各鎮鄉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直及駐象垂直管理各單位: 為推動象山縣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國發〔2022〕11號)《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浙政發〔2022〕30號)《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甬政發〔2023〕33號)等文件精神,結合象山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提供高質量氣象服務為導向,構建科技領先、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人民滿意的現代氣象體系,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為象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先行新實踐貢獻更多的氣象力量。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氣象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能力和“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的氣象核心能力明顯增強,在立體氣象監測、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一業一策”氣象服務等方面實現突破提升,城鄉防災、海洋漁業、生態旅游、現代農業等領域氣象服務水平取得明顯成效,“+氣象”賦能象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效益更加顯著。 到2035年,基本實現以智慧氣象為主要特征的氣象現代化,高水平實現“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氣象服務全面融入和支撐象山高質量發展,為象山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濱海花園城市、奮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先行新實踐提供有力氣象保障。 二、主要任務 (一)提升立體精密監測能力。實施氣象監測預報能力提升工程,加密地面自動氣象站網,推進國家級骨干區域站點“鎮鄉(街道)全覆蓋”,新建或更新迭代14個區域自動氣象站,實現災害易發區氣象監測全覆蓋。完善垂直綜合氣象觀測網,新建1部X波段相控陣天氣雷達,進一步提高中小尺度強對流天氣監測能力。加強海洋氣象觀測,共建共享燈塔等海洋監測設施,加密風、能見度等重點要素觀測。完善生態、農業等專業氣象觀測站網,推進重要裝備迭代更新。探索實施應對極端天氣“四有村安工程”,實現有自動氣象站、警報系統、氣象信息員和應急預案。建設強對流天氣秒預警工程,建設一體化智慧氣象監測預警服務平臺。[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自然資源規劃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利局、縣農業農村局、象山海事處,各鎮鄉(街道)]。列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二)構建精準預報技術應用體系。依托國家級、省級、市級相關業務平臺及產品,開展本地化釋用,提高智能網格預報和高分辨率數值模式產品解釋應用水平,形成協同高效的業務體系和流程。強化快速更新短臨預報預警系統應用,加強災害性天氣、高影響天氣預報,提高災害性天氣精細化預警和服務水平。提升臺風降水短臨預報產品應用能力,推廣跨部門場景應用氣象快報產品,提升決策氣象服務支撐能力。逐步實現重大賽事、重大活動、重點區域“百米級分鐘級”預報、提前1小時預警局地強天氣、提前1天預報逐小時天氣、提前1周預報災害性天氣、提前1月預測重大天氣過程、提前1年預測氣候異常。(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發改局、縣科技局、縣大數據發展中心) (三)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推進基層防災減災體系融合發展,將氣象防災減災納入鎮鄉(街道)等基層網格化管理,統籌推進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村(社區)和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建設,融入“141”基層治理體系,形成“氣象+網格+應急”三員融合基層災害防范應對閉環機制。加強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應用,建立健全“綠色通道”、權威媒體和應急廣播等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快速靶向發布機制。加強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應用,完善小流域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等災害預警,強化極端災害性天氣“吹哨叫應”制度,提升多災種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完善以氣象預警為先導的防災減災聯動機制。加強防雷安全監管,健全防雷安全責任體系,強化防雷重點單位安全管理。[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委宣傳部、縣社會治理中心、縣自然資源規劃局、縣水利局、縣文廣旅體局、縣應急管理局、縣傳媒中心,各鎮鄉(街道)] (四)加強現代生態農業氣象服務保障。推進柑橘、水產等特色優勢農產品全鏈條、直通式、智慧化氣象服務,推動融入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改革。構建氣候變化背景下農業-氣候資源情景矩陣,為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及種植業結構調整提供支撐保障。圍繞重點生產區域,建設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氣象服務示范基地,建設特色農業氣象觀測裝備,打造集“智能監測+精準預報+定制化服務”于一體的伴隨式氣象服務新模式。圍繞重點特色產業,推進氣候賦能農產品特色品牌建設,深化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開展基于位置、基于影響的氣象災害動態監測預報預警服務,建立重點農產品氣象災害風險預警和動態評估機制。突出糧食穩產保供,做好糧食生產全鏈條氣象保障。優化推廣優勢農產品氣象指數保險,強化政策性農業保險氣象技術支撐。[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供銷聯社、縣農業農村局、縣漁業局,各鎮鄉(街道)] (五)加強重點領域“一業一策”氣象服務。做優能源領域氣象服務,聚焦危化企業、電力等能源領域氣象敏感行業安全運行,優化基于位置的、遞進式的“風險提示、靶向預警、實況通報”產品體系和跨部門業務流程,加強靶向式雷電監測預報預警服務。做精交通氣象服務,探索開展道路交通高影響天氣預警預報服務,建立處置應對聯動機制。做深水庫氣象服務,深化水庫流域的氣象、水利信息融合和聯合預報,提高預報精準度,延長預見期,實現水庫防汛抗旱調度科學智能。做強海洋漁業氣象服務,針對海洋漁業轉型、低碳發展,夯實傳統捕撈漁業氣象服務基礎,拓展延伸生態養殖和觀光休閑漁業服務,完善漁業產業全鏈條氣象服務體系,為海洋漁業安全、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經濟及藍碳經濟發展提供堅實氣象保障。[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公安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利局、縣漁業局、縣應急管理局、象山海事處、國網象山縣供電公司,相關鎮鄉(街道)] (六)推進優質公共氣象服務共享。將公共氣象服務納入縣級公共服務體系,建立公共氣象服務清單制度,形成長效機制。構建“智能預報+服務”業務,聚集公眾“衣食住行、康養旅游”等服務需求,開展基于場景定制、用戶需求自動感知的公眾氣象服務,強化高品質生活氣象服務供給。完善氣象科普宣傳教育體系,探索和創新跨行業、跨領域的科普合作模式,創新特色氣象科普資源,將氣象元素融入文化旅游,打造氣象科普品牌,建設1個氣象科普展示點、1條氣象主題研學旅游線路、1個省級及以上氣象科普教育基地。氣象服務滿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發改局、縣教育局、縣文廣旅體局、縣大數據發展中心、縣科協,相關鎮鄉(街道)] (七)增強生態文明氣象服務支撐。挖掘生態氣候資源和氣候特色,開展“海上兩山”最美風景道氣候多樣性分析評估,持續提升“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品牌影響力,服務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積極開展“氣候避暑勝地”“氣候康養鄉村”等氣候生態品牌創建,開發旅游氣象適宜度預報、特殊氣象景觀預報等旅游氣象服務產品,助推全域旅游發展。修訂“暴雨公式”,為國土空間規劃布局提供技術支持。加強污染天氣應對、污染治理氣象服務。加強精細化風能、太陽能資源監測分析,開展碳氧監測評估,服務碳減排工作,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碳達峰、碳中和等氣象科技支撐能力。圍繞水庫增蓄、森林防火、農業抗旱及生態環境改善等,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探索無人機作業模式。[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發改局、市生態環境局象山分局、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規劃局、縣文廣旅體局、縣應急管理局,相關鎮鄉(街道)] (八)推進氣象數字場景應用。夯實氣象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業務安全一體化的安全防護體系。依托寧波氣象大腦,融入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治理“一網通管”,為城市公共服務和防災減災提供支撐。深化數字化智慧氣象應用,圍繞大數據、應急、水利、農業、交通、能源、旅游等領域氣象服務需求,拓展“行業+氣象”應用場景,持續提升氣象賦能數字化治理水平。推進數字化改革成果在氣象災害易發區、敏感區監測預報預警中的應用,打造氣象融入城市數智治理場景。依托“口袋氣象”數字化平臺,聚焦重要天氣、重大活動、公眾生活,重點開展“五停”“五斷”全周期氣象服務、重大活動全過程氣象保障、保險風險減量氣象服務、四季出游伴隨式氣象服務、強天氣靶向即時預警等場景數字化應用。[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應急管理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大數據發展中心、國網象山縣供電公司,相關鎮鄉(街道)] (九)強化氣象科技和人才體系建設。加強氣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將氣象人才引進培育納入人才強縣戰略,落實人才政策保障,逐步形成結構合理、梯次配備、有序銜接的氣象人才隊伍結構。建立對氣象科技項目的持續支持機制,聚焦臺風、強對流和海霧等高影響天氣,加強災害性天氣本地化監測預報預警關鍵技術的研究攻關,針對性解決制約本地氣象高質量發展的難點和痛點。加強面向基層黨委政府領導的氣象防災減災培訓,將氣象教育培訓納入地方人才培養培訓體系。(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委組織部、縣發改局、縣科技局、縣財政局、縣人力社保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象山縣氣象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縣氣象高質量發展工作。各相關部門、各鎮鄉(街道)要提高思想認識,協同配合,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取得成效。 (二)加強統籌規劃。將氣象高質量發展納入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深化氣象領域產學研用融合發展,構建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的開放合作新格局。建立健全相關行業氣象統籌發展機制,將各部門各行業建設的氣象探測設施納入氣象觀測網絡。深化氣象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氣象服務供需適配、主體多元。 (三)加強法治建設。依法保護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更新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劃,規范氣象災害防御工作。加強防雷、升放氣球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安全監管,提升氣象監管效能。開展氣象領域標準制定和實施,提升氣象標準應用成效,提高氣象公共服務水平。 (四)強化工作落實。完善對氣象高質量發展的考核機制,將氣象防災減災納入平安象山和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范疇。加強對推動氣象高質量發展工作的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切實加強氣象事業公共財政保障。 附件:1.象山縣氣象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doc 2.氣象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清單(2023—2025年).doc 象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9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