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季度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示范推進
東部海岸帶中心城區段片區列入全市首批11個示范片區先行啟動整治。我縣從投融資、拆遷規模、房地產去化、資金平衡等維度對示范片區整治實施方案進行多輪研討分析,研究確定實施項目數量、項目總投資額等。片區內已完成“非糧化”整改75畝、驗收墾造耕地153畝、修復還綠廢棄礦山2個,低效用地再開發再利用89畝。通過項目謀劃、包裝,結合部分項目可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保障等可預見因素,我縣同包括農發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對接合作,推動建立“資本金+專項債券+配套市場化融資”的組合融資模式。為提高融資額度,突破銀行對單一主體授信規模限制,融資項目計劃分五期實施,目前一期、二期可行性研究報告已基本編制完成。
(二)國土空間規劃編制
1.加快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在“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基礎上,積極落實省、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求,做好指標傳導,形成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階段性成果并通過專家、部門聯審,完成兩輪成果意見征求。
2.扎實開展控規動態維護,結合一季度用地出讓計劃和鄉鎮、產業平臺實際需求,加強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調整,完成9個控規修編(局調),為項目實施提供法定依據,有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
3.統籌推進重要地段城市設計,塑造高標準濱海城市風貌,組織召開縣規儲會,審議通過人民廣場區塊實施性城市設計、大目灣新城青創園方案設計等4個項目。人民廣場區塊城市設計方案廣泛征求公眾意見,組織線上評選,一等獎方案“山海之城”先后通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縣規儲會和市規委會審議。
(三)自然資源要素統籌保障
4.加大重大項目保障力度,建立用地報批動態項目庫,經年度用地計劃排摸,2023年全縣共有用地需求12416畝,其中新增建設用地10443畝。通過重點項目包裝謀劃,已爭取到2023年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1906畝,其中市統籌指標1492畝,占全大市總量的34%,白仙山水庫新建工程、石浦鎮海洋科技園地塊等9個項目列入2023年市重點項目清單,計劃指標、項目總數均列全市第一,實現指標保障“開門紅”。定影公路、S202省道新豐路延伸段、G527岳井洋大橋象山段等3個單獨選址項目已報省廳審查。
5.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以土地效益大提升攻堅行動為主線,梳理09-19年全縣批而未供土地924宗5922畝,納入2023年供應計劃36宗1210畝。一季度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12畝,處置閑置土地272畝,完成低效用地再開發217畝,分別占年度預下達任務的27.5%、27.2%、17.4%。
6.高效推進土地征收,制定年度征地計劃,完成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編制,啟動3個重點項目土地征收并發布征地預公告;順利完成市域鐵路全線33個村現狀調查、補償安置公告張貼,預計4月底全面完成征地任務。推進村留地歷史遺留問題處置,回購茅洋鄉溪東村、丹東街道上余村留地指標132畝。
7.加快年度儲備供應計劃落地,完成年度土地儲備供應計劃及三年滾動計劃(2023-2025)編制。全年計劃供地4000畝以上,目前已供應各類土地926畝。
(四)生態保護與修復扎實推進。
8.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實行耕地保護激勵約束機制,同縣財政局聯合出臺《象山縣耕地保護資金管理辦法》,規范耕地保護資金使用管理。積極開展“千畝方萬畝方”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建設,完成4個千畝方項目縣級驗收。加強補充耕地指標統籌管理,自去年9月縣級耕地占補指標及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調劑使用統籌管理辦法出臺以來,全縣農轉用報批項目涉及耕地面積401畝,累計收取耕地占補平衡指標費1.11億元。
9.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完成西滬港、蟹鉗港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立項和初設招投標。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完成初稿編制和部門意見征求,規劃中新增生態控制區,重新劃定海洋生態保護區,生態保護區面積較上版規劃增加600余平方公里,突出功能區兼容性,有效提高海域開發利用率。構建新型自然保護地分類分級分區體系,完成象山縣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方案編制。
10.全力爭創國家森林城市,積極推進千萬畝森林質量提升,完成森林撫育面積4500畝,占年度任務39%;植樹節期間全縣累計開展義務植樹活動25場次,參與規模超3000人次,種植各類樹種1.05萬株。積極開展黃避岙鄉、東陳鄉2個省級森林城鎮申報創建。
(五)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11.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化審批材料,15個項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報審材料取消施工圖藍圖,規劃報批費用節省50%以上,4個項目通過簡易低風險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備案制快速審批。
12.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一季度辦理不動產登記13127件,同比增長7.8%;不動產智治應用場景上線,不動產權屬查詢、商品房(二手房)轉移登記等高頻事項均實現線上自助辦理,線上辦理量達6167件次,占辦件總量的50.7%。持續推廣不動產登記進銀行、中介、法院,實行二手房帶押過戶“五合一”模式,完成“不動產登記+稅收+公證”線上辦理6件、“帶抵轉移”組合登記20件。
13.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縣級海上“兩山合作社”資源資產庫建設基本成形,細化完善海域、濕地模塊數據,計劃新增碼頭、岸線等專題數據;初步建立國有自然資源儲備庫及生態資源資產“一張圖”,核查土地、礦產、森林、水、海洋、濕地、草地等七大自然資源圖斑19.8萬個。完成林權試點掃尾工作,水流資源確權上報5個水庫40條河流,超額完成確權任務。
二、下步工作計劃
(一)全面推進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改革
1.強化頂層設計傳導,嚴格按照市級節點要求,穩步推進縣級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專項規劃編制,深化完善《象山東部海岸帶中心城區段片區方案》,按照“專項規劃-片區策劃-單元方案”三級整治規劃傳導體系,率先推動試點片區內詳細規劃全覆蓋。結合全省土地綜合整治工作部署,推進石浦跨鄉鎮綜合整治規劃實施方案申報,全力爭取環石浦港區域省級跨鄉鎮土地綜合整治試點。
2.推進部門多跨協同,建立全域整治考核監管機制和評價體系,盡快成立改革專班進行實體化運作。建立以整治片區(單元)為單位的綜合開發模式,指導各地盡快成立國資國企為主,社會化資本參與的多類型整治實施主體,凝聚多方合力,統籌片區綜合開發。深度融合全域整治與工業“騰籠換鳥”、城中村整治、“兩非整治”等工作,完善土地供應、指標流轉、存量建設用地提質增效等政策,建立生態保護修復激勵機制,創新投融資模式,多渠道籌措整治資金,確保城鄉、各類主體和人民利益共創共享。
3.加快東部海岸帶中心城區段示范片區單元整治,推動重點區塊城市更新、零散工業用地騰退、建設用地復墾等整治項目,謀劃一批“精品工程”“樣板工程”,通過示范引領帶動工作縱深推進。
4.兼顧土地整治和生態修復,在嚴格滿足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增加“雙5%”要求下,穩步擴充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有效提升耕地集中連片程度,完成東陳馬崗、石浦五新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驗收,謀劃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1個;實施墾造耕地項目面積1500畝以上,墾造耕地項目新立項1000畝以上,修復治理廢棄礦山5個。
(二)加快國土空間規劃編制
5.加快完善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及報批工作,充分發揮規劃引領、指導和管控作用,4月底前完成縣級總規市級部門聯審、草案公告和規劃聽證,并通過縣規儲會、縣人大常委會和市規委會審議,力爭6月底前上報并獲省政府批復。
6.全面啟動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根據省級技術要求深化縣級總規傳導,推動各項征求意見及協調會議進一步完善鄉鎮級總規,按照省市節點要求完成規劃報批工作。
7.有序推進控規修編和局調,以強化全域全要素詳細規劃管控為目標,先行啟動經濟開發區、象保合作區、浙臺經貿區、影視產業園等產業平臺建設邊界差異化較大地區的控規修編。
8.謀劃重點地段城市設計,結合道路交通組織、防洪排澇等專項研究,進一步鞏固深化人民廣場區塊城市設計成果,確保設計方案順利結題。啟動中心城區大碶頭片、南部新城TOD東片區實施性城市設計,充分結合區塊未來發展趨勢和需求,明確管控要求、實施路徑和量化清單,落實管控要素和指標,統籌安排開發建設時序,有效提升城市風貌品質和綜合承載能力。
(三)強化用地用海用礦要素保障
9.強化重大項目指標保障,著力提高項目層級,對于政策性基金項目、省市縣重大項目提前介入。謀深謀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的統籌、調劑,通過單獨選址、盤活存量獎勵、省重大產業獎勵等措施全力爭取各類用地指標,優先用于全縣重大產業項目,健全完善重大項目用地報批的跟蹤督辦和通報制度、項目動態調整機制,力爭全年2個以上項目納入國家用地保障范圍、爭取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2700畝以上。
10.做好用海用礦需求保障,探索“海上風電+海洋牧場”融合發展模式。重點做好重大用海項目保障,計劃全年碼頭出讓3個。深化海域立體分層確權,北歐鮭魚陸基養殖項目通過海域使用論證評審后擬對海底電纜管道實施分層設權。規范礦地出讓,推進爵溪地廠村、涂茨橫山等5個礦地綜合利用項目,預計產生石料1.19萬噸、出讓收益35.55億元,完成石料礦山數字化建設4家。
11.推動供地計劃有序執行,啟動2024-2026年度經營性用地三年滾動計劃編制謀劃及年中儲備供應計劃調整工作,落實做地進度周報制度,做好新一輪土地征收區片綜合地價及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調整。
(四)謀劃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
12.開展鹽沼、紅樹林、淤泥質光灘、無居民海島植被和海域水體等五類生態系統分布調查,形成藍碳生態系統基礎調查報告;根據“三區三線”成果,編制象山縣海岸帶保護和利用總體規劃;啟動韭山列島、漁山列島、清風寨、南田島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監測樣地建設,推進自然保護地規劃編制。積極開展南田島、高塘島、檀頭山島和花岙島“一島一功能”謀劃,盡快啟動規劃研究工作,爭取列入寧波海域海島發展戰略規劃。
13.合理開發和保護自然岸線,嚴格保護象山港南岸和三門灣北岸等區域的灘涂資源,加大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深度廣度,科學推進高涂淺灘互花米草治理。按自然資源部時序安排加快推進寧波市(象山)海洋生態修復項目動工實施,全年計劃完成項目互花米草治理面積1000公頃,設置海洋生態調查監測點20個。
14.加快無居民海島歷史遺留問題處置。核查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現狀、審批、規劃依據、違法違規用島查處等情況,編制無居民海島歷史遺留問題清單。對納入無居民海島歷史遺留問題清單的用島活動開展生態評估,形成生態評估報告、修復方案,明確處置建議措施并組織專家評審。
15.加快用海項目整改,長大涂光伏發電項目目前已完成規劃審查、部門征求意見、海籍調查、現場勘查、政策處理等工作。中廣核風電項目按照省里要求需進行用海出讓,根據縣里指示先進行用海變更,待施工完成后按出讓程序整改,計劃8月前補充完善審批程序,提交整改報告完成銷號。
(五)深化“兩長制”建設
16.田長制:根據省廳對“田長制”工作的統一部署,全面推廣實施耕地保護“田長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控制耕地“非糧化”,建立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制度,實行縣、鄉兩級田長的責任田塊模式,推動田長制建設縱深發展。構建耕地“人防+技防”保護體系,落實“人地對應”“塔田對應”,縣域范圍內已安裝高位鐵塔探頭207個并全部接入“耕地智保”場景,監控范圍覆蓋耕地90%以上。下步將抓緊耕地占補有償使用數據庫和耕地進出平衡數據庫建設,推進耕地占補指標及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調劑使用統籌管理落地見效。
17.林長制:全面貫徹落實象山縣總林長令,持續推動林長制工作走深走實,努力實現從“有名有責”到“有能有效”轉變。健全林地占補平衡管理機制,結合“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大解題”活動等,研究制定“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等具體舉措,強化林長巡林,壓實主體責任,落實黨委政府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推進林長制數字化場景應用及“一長兩員”“一林一警”網格化管理制度建設落地。開展2023年森林、草地、濕地調查監測工作。全面加強森林防火,嚴格執行森林禁火令,強化火源管控,尤其重大節假日期間對重要部位進行重點監控,力爭實現全年“零火情”。推行松材線蟲病疫木除治三年績效承包機制,力爭2023-2025年實現鄉鎮疫點、發生面積、病死樹數量“三下降”。
(六)推進“國家森林城市”申報創建
18.繼續推進國家森林城市申報命名,并對照評價指標,進一步完善相關申報材料。繼續營造國家森林城市宣傳氛圍。
19.繼續推進關注森林系列創建工作,2023年計劃創成省級森林城鎮2個,申報省級森林城鎮1個,建成省級“一村萬樹”示范村2個、省市級生態文化基地2個。
20.繼續推進千萬畝森林質量提升。制定下發《關于下達2023年森林象山國土綠化行動建設任務的通知》,針對重要區域地段,通過人工綜合撫育措施,全力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爭取5月底完成省林業空間管理平臺上圖,11月底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小班外業作業質量檢查、縣級自查等各項工作,全年爭取完成戰略儲備林、美麗生態廊道等森林撫育面積11600畝。
(七)打好土地效益大提升攻堅硬仗
21.全面實施土地效益大提升專項攻堅行動,聯同有關部門、鄉鎮街道(園區平臺)形成合力,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全力消化盤活“五未”土地,切實提高土地資源價值,力爭全年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500畝,盤活“供而未用”土地1000畝、“用而未盡”土地1000畝,整治提升城區臨建商貿設施7個。
(八)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
22.結合象山實際,制訂入市試點工作方案,加快啟動村莊規劃編制,抓緊完成新一輪基準地價的公布實施,為深化入市試點提供價值參考,同時選擇條件成熟、有入市意愿的地塊先行先試。
(九)做好亞帆賽海洋服務保障
23.根據省廳第19屆亞帆賽海洋預報服務保障工作方案和寧波市實施方案,縣自然資源規劃局承擔海況視頻監控建設、海洋數值預報系統建設、海洋預警產品專題服務系統建設和船舶現場監測與應急保障等任務。下步將對接亞組委,明確服務產品發布平臺、數值等具體要求,協調賽事海域赤潮災害應急處置相關物資準備,加強技術人員培訓,配合做好賽事封閉期間人員派駐、生活物資等保障。計劃今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各開展1次海洋生態本底監測。做好賽事監測船舶調度準備,用于賽事預報設備維護、維修、監測以及發生赤潮災害后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