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丰满老熟女重口对白,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男女后式激烈动态图片,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索引號

783422293/2022-120559

組配分類

部門文件

政策層級分類

縣級政策

主題分類

文物

成文日期

2022-07-22

發(fā)布機構

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

來 源

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

體裁分類

通知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文件編號

象文〔2022〕23號

象山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關于公布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點的通知

各鎮(zhèn)鄉(xiāng)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工作方針,加強我縣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力度,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浙江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寧波市文物保護點保護條例》等文件精神,在征求有關單位和產(chǎn)權所有人意見基礎上,經(jīng)研究,決定將爵溪文昌閣等6處文物列為象山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點,現(xiàn)依法予以公布,請有關單位按照文物保護法規(guī)的要求,進一步落實責任和保護措施,切實做好文物保護點的保護管理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1.象山縣第四批文物保護點名單

          2.象山縣第四批文物保護點簡介

 

象山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2年7月22日        


附件1

象山縣第四批文物保護點名單

序號

名稱

年代

類別

地址

1

爵溪文昌閣

清嘉慶十二年(1807)

古建筑

爵溪街道玉泉社區(qū)27、29號

2

石浦吳氏宗祠

清代

古建筑

石浦鎮(zhèn)人民路

198號

3

三山會館

清代

古建筑

石浦鎮(zhèn)延昌街

4

文岙夏氏宗祠

清代

古建筑

西周鎮(zhèn)文岙村

5

盛王張宗祠

清同治七年(1868)

古建筑

墻頭鎮(zhèn)盛王張村126號北側

6

松殿廟

清代

古建筑

黃避岙鄉(xiāng)骍角岙村


附件2

象山縣第四批文物保護點簡介

1.爵溪文昌閣[爵溪街道玉泉社區(qū)文昌弄27、29號]。據(jù)《爵溪鎮(zhèn)志》記載始建于清嘉慶十二年(1807),民國十二年(1923),里人傅爾昌借文昌閣創(chuàng)辦私立新民初級小學。建筑面朝東南,原平面布局由倒座、正殿及兩廂組成,現(xiàn)僅存倒座及正殿。

正殿一開間二小弄,明間梁架七架置前廊用四柱,穿斗、抬梁相結合;正殿歇山頂,重檐四角發(fā)戧,亦稱“八角樓”。倒座三開間,三架梁,明間辟為大門。

文昌閣正殿構架保存較好,當時為供奉“文昌星君”而建,正殿用材粗大,有簡單雕刻。

2.吳氏宗祠[石浦鎮(zhèn)九市曲社區(qū)人民路198號]。始建于明中期,部分民國初改建,堂號“華實堂”。該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三進,面闊三間,單檐硬山頂高平屋,占地面積306.5平方米,總體格局保存完整,構造工藝清晰簡練,正廳梁柱粗大,斗栱精致,是石浦重要的宗祠建筑之一,具有一定的人文和歷史研究價值。

3.三山會館[石浦鎮(zhèn)延昌社區(qū)延昌街100~130號]。據(jù)建筑的時代風格判斷建于清晚期。大門朝東略偏北,青磚砌筑,蜊灰封面,兩門中間墻上嵌有一塊石匾額,從右至左陰刻“三山會館”,楷書體。墻裙用方條石錯縫砌筑。

門墻內兩邊各為八開間一字形單檐樓屋,布局相對稱,北幢為五架梁后加一步用五柱,穿斗抬梁相結合。南幢八架梁用五柱,穿斗抬梁混合式,西端不建山墻,用封護墻,前屋檐采用類小歇山式,較為特殊。部分屋間因居住需要向后擴建。屋頂硬山造,兩坡面,小青瓦蓋頂。

該會館由福建漁民捐資建造。從中可見石浦地區(qū)在東海漁場上的重要位置,也可看到福建民俗對石浦的影響,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研究價值。

4.文岙夏氏宗祠[西周鎮(zhèn)文岙村文明路2號]。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美潮公(墨溪)改建汶仲公祠堂,改名為式范祠。該建筑坐西朝東,原格局由山門、戲臺、正殿及兩廂組成,現(xiàn)僅存正殿。

正殿五開間,明間梁架結構五架抬梁帶前后雙步廊用四柱,次間分心用五柱,梢間穿斗式結構用九柱,前廊雕刻拼接象形月梁花板牛腿,兩側置月洞門。北山墻外立面開三扇泥塑拱券頂窗戶。明間大梁用材粗大,結構牢固,所用柱礎形制較有特色。

夏氏宗祠歷史悠久,具有一定的建筑工藝及特色,為夏氏族人四甲宗祠。

5.盛王張宗祠[墻頭鎮(zhèn)盛王張村126號北側]。據(jù)民國《象山縣志》記載為清同治七年(1868)建筑。宗祠坐西朝東偏南20°,平面布局由門樓、戲臺、穿堂、正殿及兩廂組成。

門樓硬山頂,五開間,明間梁架五架用四柱,底層前加一步置前廊;次間四柱六檁。明次間底層辟大門。

戲臺頂與穿堂相連,五架抬梁用二柱,臺前立兩根方形短柱。穿堂與明間前廊搭架。

正殿硬山頂,五開間,明次間梁架五架抬梁帶前出檐廊后單步廊用三柱,梢間穿斗式結構用六柱。

廂房硬山頂,三開間,明間梁架四架用三柱置前出檐廊,穿斗抬梁相結合;次間抬梁式用二柱。

盛王張宗祠整體格局保存較好,用材較好。2006年由村民集資重修,是盛、王、張三姓共有的祠堂。

6.松殿廟[黃避岙鄉(xiāng)骍角岙村]。建于清代,該廟由大殿、廂房、戲臺、山門和穿堂組成。大殿五開間,七架梁,明間用四柱,次間用七柱,置前單步廊。廂房三開間,明次間五架梁,用三柱。山門五開間,五架梁,明間用三柱,次間用五柱,置前單步廊,明次間辟大門。

該廟整體格局保存較好,廟內供奉有當今菩薩、土地公、土地婆、圓妲菩薩和四大將軍神像,每年廟會期間善男信女眾多,在縣城較有名望,梁枋、斗栱及挑檐牛腿等木作考究,具有一定人文和工藝價值。